埃隆·馬斯克這位新晉全球首富、硅谷鋼鐵俠,繼腦機接口的醫(yī)學暢想之后,又“瞄準”了一個全新的醫(yī)學領域——mRNA技術。
“利用mRNA技術,基本上可以治療一切(疾病)...你或許可以變成一直蝴蝶。”
近日,歐洲最大的數(shù)字出版社Axel Springer(《商業(yè)內幕》母公司)CEO Mathias D?pfner與馬斯克進行了一次深度訪談。
作為新冠確診后的康復者,馬斯克在談到當下疫情,新冠疫苗的話題時,發(fā)生了以下對話:
被馬斯克點名的三家公司BioNTech、CureVac、Moderna,都是專注于mRNA研究的生物科技公司,其中BioNTech和Moderna的mRNA新冠肺炎疫苗均已獲得FDA批準上市。
在人類歷史上,每一次戰(zhàn)爭往往都會帶來技術上的突破,比如兩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航空技術、冷戰(zhàn)期間的太空競賽,從長遠來看,這些突破會讓生活變得更好,而不是更糟。
而這次靠新冠疫苗“出圈”的mRNA技術,就是一場重要的醫(yī)學革命,給人類和生物科技帶來的影響,或許會超過這場疫情本身。
直男馬斯克與mRNA
馬斯克9歲開始自學編程,貫穿這位直男一生的程序員思維,也投射到了他對醫(yī)學問題的思考上,“(mRNA)就像一個電腦程序,你可以對其進行編程以執(zhí)行所需的任何操作。”
為什么馬斯克說mRNA像電腦程序?
人體依靠數(shù)百萬種微小的蛋白質來維持自身的生命和健康,并利用mRNA來告訴細胞制造哪些蛋白質。從理論上講,如果能夠設計mRNA,人體內就擁有了一個蛋白質制造工廠,可以制造任何想要的蛋白質——抗感染的疫苗或抗體、治療罕見疾病的酶,或是修復受損組織的生長劑。
要知道,在藥物發(fā)現(xiàn)中,目前幾乎所有小分子藥物的靶點都是蛋白質,但mRNA表現(xiàn)的靶點遠遠多于蛋白質,是一個更大的、尚待開發(fā)的藥物靶點。
這種方法不同于基因療法,因為有些基因療法會對基因組進行永久性的修改,可能會引起未知的健康風險,而mRNA治療方法并不改變基因片段,只修改蛋白質合成指令,風險更低。
有科學家表示,這種通過遞送mRNA來進行治療的方法,將會徹底改變整個制藥行業(yè)對各種疾病的處理方式。
回望過去十幾年馬斯克涉足的領域,可以發(fā)現(xiàn)都集中在三個有關人類長期生存風險的項目上:氣候變化、地球依賴、人類退化。
所以,這種能夠修補疾病“bug”、編碼蛋白質的編程思維,對“關心人類”的馬斯克有著深深的誘惑力。
▲談新冠病毒:mRNA是醫(yī)學的未來
作為第一步的行動,馬斯克已經宣布,特斯拉將“為總部位于德國的CureVac公司打造RNA微型工廠”。據(jù)悉,特斯拉建立的RNA生物反應器(RNA Bioreactor)可以制造疫苗及生產藥物。
大放異彩的mRNA新冠疫苗
mRNA疫苗是較新的疫苗種類,在新冠之前,甚至沒有一款上市產品。
與直接將免疫觸發(fā)抗原送入人體不同,mRNA疫苗傳遞的是一段含有遺傳密碼的mRNA,細胞可以用它來制造抗原,效果無疑會更加直接。
▲mRNA疫苗工作機制 圖片來源:The Telegraph
在新冠疫苗研發(fā)全球競賽中,基于mRNA技術的疫苗是首批進入臨床試驗的先鋒之一。輝瑞/BioNTech和Moderna新冠疫苗強勁的初期研究結果也讓他們在資本市場大放異彩,BioNTech和Moderna公司股價較去年年初分別飆升約160%和490%。
近日,新冠肺炎病毒變異毒株感染病例先后在英國、南非、加拿大、日本和歐洲多個國家出現(xiàn),這對mRNA疫苗有效性是否產生影響引起了廣泛關注。
令人欣慰的是,就新冠這種容易出現(xiàn)變異的病毒來看,mRNA疫苗技術的優(yōu)點尤為凸顯:研發(fā)周期短,在現(xiàn)有疫苗基礎上做相應的核酸序列改變即可。比如Moderna在拿到病毒序列之后,僅用了42天就制備出mRNA候選疫苗。
因發(fā)現(xiàn)斷裂基因和RNA剪接而獲得199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的Phillip Sharp認為:“與其他傳統(tǒng)類型的疫苗相比,mRNA疫苗具有多重優(yōu)勢,包括使用非感染性元素、大大縮短生產周期、更容易擴大生產規(guī)模等,它將是現(xiàn)代醫(yī)療最前沿的療法之一?!?/span>
治療遺傳性疾病、制備癌癥疫苗、生產可移植器官,甚至可以根據(jù)個人基因組來創(chuàng)建個性化疫苗...這些都是科學家對mRNA技術寄予的厚望。
從新冠疫苗起步,未來mRNA技術很可能如馬斯克和許多人所預期的一樣,從疫苗到癌癥治療,深刻改變生物科技的未來。
mRNA的競爭列隊
早在疫情爆發(fā)之前,在全球市場上,mRNA的主要玩家,已經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腫瘤疫苗臨床試驗,研發(fā)管線堪稱“火爆”。
Moderna、CureVac、BioNTech屬于第一梯隊,分別有候選mRNA腫瘤疫苗正在進行臨床試驗。其中Moderna進度較為領先,2019年6月,旗下mRNA個體化腫瘤疫苗mRNA-4157率先挺進2期臨床試驗。
國內市場上,隨著資本關注度增加,技術的進步,正在逐漸追趕國際研發(fā)一線潮流。
最早開始的是上海的斯微生物,成立于2016年,不過斯微生物選擇了一條最難的個性化腫瘤新生抗原治療型疫苗的開發(fā)路線,進展并不迅速,2019年完成近億元的A輪融資,用于其mRNA藥物GMP生產中心建設。
2019年,又成立了三家:蘇州艾博生物、珠海麗凡達生物和上海藍鵲生物。
這三個公司也各有特點:
艾博生物是國內唯一具有mRNA疫苗工業(yè)化、產業(yè)化經驗的,其創(chuàng)始人英博曾擔任過Moderna公司leader,擅長RNA傳遞系統(tǒng)開發(fā)。2020年6月,艾博生物新冠病毒mRNA疫苗國內獲批開展臨床試驗,實現(xiàn)了國產mRNA疫苗零的突破。
2020年5月份和上市公司沃森生物達成了合作協(xié)議開發(fā)新冠疫苗和帶狀皰疹疫苗。2020年12月,沃森生物投資2.8億元,在云南省玉溪市建成中國首個mRNA新冠疫苗生產車間疫苗產業(yè)園開工。據(jù)悉,該生產車間是為其新冠mRNA疫苗(ARCoVax)做準備的。
珠海麗凡達生物背靠A股麗珠集團,2020年公布了其新冠疫苗的專利技術,算是中國南方的獨苗。
上海藍鵲生物背靠復旦和交大團隊加持,在學術上算是有后盾,但據(jù)業(yè)內人士分析,其技術方面選擇了一條mRNA-VLP的路線,工藝上較難,攻堅之路無法預測。
最后要說的是康希諾,作為一家老牌疫苗企業(yè),目前也正在布局mRNA疫苗開發(fā)領域。2020年宣布和加拿大的 Precision?NanoSystems(PNI)公司聯(lián)合宣布,雙方達成協(xié)議開發(fā)基于mRNA脂質納米顆粒(mRNA-LNP)技術的疫苗。
可見,在新冠的催化之下,國產mRNA疫苗雖不敵國際一線品牌,但也正有崛起之勢,前路漫漫,未來可期。